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噬梦人 第29节 (第1/4页)
??(它叫“镜像阶段”哦。镜像阶段。mirror stage。) ??(“镜像阶段”?听起来颇令人迷惑。可以为我们解释一下它的意义吗? ) ??(没问题啊。这其实是我上个月才完成的新作品呢……请看这里。你可以清楚看见它的构图并不复杂,元素也很有限;主要就是一个背过脸去的、侧身的男体。在……) ??(男人的裸体。这呈现了你对男人身体的欲望吗?身为av女优,你的——) ??(喂,才不是呢。在这作品中,我关注的主要是“自我”。嗯,准确点说,是“自我”的毁灭,以及创造……) ??(毁灭与创造?两个相反的东西? ) ??(也不是这么说啦。嗯……应该说是,表面上,毁灭与创造确实相反;但在深层意义上,毁灭与创造却是同一件事。我记得从前看过一些数据,古印度婆罗门教中,湿婆神所掌管的,正是毁灭与创造之事;它们其实是同一个主题……) ??(那么“镜像阶段”指的是什么? ) ??(嗯……简单来说,就是“自我的形成”。这名称来自古典时代的法国精神分析学者雅克·拉康……) ??(哇!好深奥呀……eros老师真有学问呢……) ??(讨厌,你正经一点啦。总之,拉康认为,人的“自我”、人对“自我作为一完整个体”的概念,并非与生俱来,而是后天习得的结果。此一学习过程发生于幼儿约6至18个月大期间。拉康将它命名为“镜像阶段”。) ??(那是什么意思?似乎很复杂? ) ??(哎呀,本来一点也不复杂,也不需要说到这里,谁叫你问我这些困难的问题,根本都是你害的——) ??(好啦好啦,是我不对。你解释给我听嘛。) ??(嗯……简单说就是,在镜像阶段前的婴儿期,人类其实是没有“自我”这种概念的。当小婴儿饿了便哭,他并不清楚是“我”感到饿了。他只是被某种饥饿的不适感所侵袭。这对他而言,只是一个纯粹的负面感官经验。他当然也不会明白,只要“我”去找点东西来吃,便能够消解“饥饿”的感觉。总之,感到饥饿而哭泣,只是为了一个单纯的、不舒服的感官经验而哭泣……) ??(所以? ) ??(所以,假设接下来他冷了,那也只是另一种负面的感官经验……换言之,这时的婴孩其实只是一个零碎感官印象的集合体喔。他没有能力理解这些零碎的感官印象都属于“我”此一完整个体,因为他根本没有“我”的概念。当他看见自己的手,他不知道这是“我”的手。当你打他的手,他感到疼痛,但他也并不清楚是因为“我”的手被打了所以痛;他只是单纯接收到疼痛的感觉。他不知道先前饿了、现在冷了、痛了的感觉,其实都是同一个身体所获得的感官印象——) ??(所以? ) ??(总之拉康相信,人的“自我”概念并非与生俱来,而是借由与外界的互动逐渐习得。为什么这样的互动能够“教导”幼儿产生自我概念?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:因为外界——主要是其他人——理所当然是将幼儿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的。) ??(什么意思? ) ??(嗯……举例,当母亲看见小婴孩抓地上的泥土来吃,母亲可能快步跑上前去抱起他,拍打他的手,说:“弟弟!手手脏脏!那个不可以吃哦!”;在这样的情境中,小婴孩理所当然地被视为“弟弟”——一个完整的指称;而“手手脏脏”与拍打手的动作,将会逐渐引导幼儿产生类似“这是‘我’的手”、“手属于‘我’”这样与自我有关的概念。) ??(啊,是这样吗? ) ??(或者,再举一例:晚上,妈妈忙着熨衣服,将小婴孩放在床铺上;当小婴孩突然哭了起来时,妈妈可能会指挥一旁的爸爸:“去把弟弟抱来!我来喂他喝奶……”而爸爸也就站起身,将床铺上的小婴孩抱起,送至妈妈怀中。这时,将这一切互动看在眼里的小婴孩,便可能会朦胧地感受到: